5月24日,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滨海高新区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骨科器械及诊疗设备类别赛在高新区正式开赛。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峰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嘉杰、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唐楠、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林出席。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药监局、滨海新区科技局、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以及高新区有关部门领导参加。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通过视频祝贺大会成功启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王金武教授和天津大学校长助理张力新教授分别围绕“骨科临床医疗器械的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高校医工转化的经验与思考”等主题发表精彩演讲。
戴东强在致辞中表示,天津市市场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扎实落实“十项行动”,推动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构建医疗器械新发展格局。市药监局遵循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律,依据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的需求,结合天津实际、滨海高新区实际,正在全面发力,努力打造开放共享的研发创新平台、小试中试平台,通用制造平台、机构投融资平台,构建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完整的创新生态链和产业生态链。举办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是天津医疗器械创新生态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全国科学家、学者、研发人员和企业家展示天津医疗器械产业风采的好机会,我们将为各参赛企业产品量身定制转化和注册路径,提供合规和技术咨询,为有在津落户意向的企业提供持续的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做好贴身顾问,全力支持创新成果尽快上市。
夏青林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高新区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围绕创新药物、细胞治疗、医疗器械、医药服务四条子产业链深入布局,特别是在医疗器械方面打造了从创新研发到资本投资的全链条生态成长体系,吸引了400余家企业落地发展。2022年,高新区出台了生物医药和细胞基因领域“双九条”产业政策,搭建了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并不断优化医疗器械审评“绿色通道”审批服务流程,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高新区将坚持“创新+产业”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大赛成果在高新区就地转化,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不断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推动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姜峰表示,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在科技部社发司指导下于2018年启动,大赛具有评分标准高、遴选评比严、公平公正等特点,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大赛,成为了在医疗器械领域内全球规模最大、参赛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级赛事,有力推动了医疗器械的创新成果转化。
据悉,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类别赛首先在天津开赛,同时本次大赛是创新创业大赛史上第一次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主办单位的赛事。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科创中国”系列活动)在中国科协和科技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大赛及配套活动合计近3000家企业以及创新服务与投资机构参与,前五届决赛共评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共369个,每届赛后半年跟踪统计获奖项目融资额平均逾60亿元。本次大赛遵循“规范、严谨、循证”的原则,在两天的赛程内,80多个创新项目将同场竞技,展现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前沿成果。同时,近百位来自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创新服务机构的行业资深专家以及国内外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负责人也齐聚高新区,共同探讨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创新。
此外,在本次大赛上,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天津滨海高新区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落户咨询服务处(市药监局、高新区管委会)”,为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新企业提供检验检测、受理、生产许可、审评审批、高新区落户政策等全方位咨询服务,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 天津高新区